predaking
actoys.net论坛内的老权同志曾上传过《变形金刚》的G1卡通,我把其中《Forever Is a Long Time Coming》剧末对predaking的介绍剪接成了avi,再将旧录音带的对应部份(不全、开头少了10秒)剪接成了mp3;又把它俩上传到微软网盘(https://1drv.ms/f/s!At3ivCbVpwyXgSFhLkyu5PULCRGE)和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pJmOo5t#list/path=%2F)了。欢迎下载。不全的部份暂以英语替补,所以下载者会听到的是10秒英语+88秒粤语,万望海涵。内容大体是源家祥老师的介绍与冯锦伦老师的叱喝。二十多年啦……
----------------------------
为何网上没有人共享当年电视台G1粤语《变形金刚》版本?
开宗明义,先列举昔日电视台的G1粤语tf播放时间:
1986年 7月 7日~ 8月29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首播)
1986年 9月16日~ 10月 9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首播)
1986年12月29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7年 5月 3日~ 7月 5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7年 5月 3日~ 11月15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7年12月26日~1988年 3月 5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8年 5月 3日~ 6月 1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88年 6月 1日~1989年 4月 1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8年 7月 4日~ 9月 2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8年 9月11日~1989年 5月14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首播)
1989年 5月21日~1990年 3月 4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隐者战士
1990年 3月11日~ 4月29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世纪之战
1990年 7月15日~1991年 4月 7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1991年 4月29日~ 7月30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1年 7月31日~ 9月11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92年 8月16日~1993年 4月11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重播)
1993年 1月14日~ 4月16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3年 4月19日~ 6月 9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94年 5月 2日~ 6月23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4年 7月23日~ 10月23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再战江湖
1994年11月13日~1995年 6月17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重播)
1995年 7月 8日~ 10月21日 本港台 新变形金刚(首播)
1996年 6月20日~ 6月28日 本港台 新变形金刚(重播)
以上仅限于电视台G1粤语tf,并不包含其他动画片系列(例如
1992年11月16日~1993年 2月 3日的岭南台国语《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
1993年10月 8日~ 12月29日的珠江台国语《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
1994年10月 ~1995年 1月 的广州台国语《变形金刚之隐者战士》、
1996年 2月 7日~ 3月27日的珠江台国语《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1997年 5月 9日~ 7月11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一季《bw》(首播)、
1997年12月13日~1998年11月15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一季《bw》(重播)、
1998年11月28日~1999年 2月20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二季《bw》(首播)、
1999年 8月12日~ 8月31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二季《bw》(重播)、
2004年 7月的千鹤公司粤语《matrix for ever》……)
电视台已是决不会再重播G1粤语《变形金刚》动画片了。
xterry兄曾断言“1980年代的粵語版已流失”(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579157.html)、
“98集其实不是损毁...听说是销毁”(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578634.html)。
因而怀恋该片者,衹能寄望于有人当年录下、如今取片共享了。
此举倚赖四事:1.当年的有心人;2.当年曾录下音像;3.录音录像带的保存;4.当年之心今日未变。
----------------------------
1.当年的有心人:
今日怀恋粤语版本者,必是当年穗港两地的小观众。但在千百观众之中:跟风者有之,对该片过目即忘;饕餮者有之,迄今炒卖玩具;遗忘者有之,该片遂寂然无闻。试观国外对G1变形金刚的浩如烟海般的小说、同人画作、回忆、评论、自创人物……在华语区就仅余玩具、照片、吆喝,便知华夷对G1的态度之别:外人事之曰道、国人视之为器。于斯时也,所谓有心,从何说起?
广州地处内陆,当处观阅该片时已不幸未窥全豹,连Menasor、Superion、Bruticus、Unicron都不明晓其来龙去脉,即令有心,亦不知可缅怀哪位不知名人士,衹是模糊记得Optimus与Megatron。既然衹看得半阕,当然其事迹亦无从忆起。纵观内地华南tf论坛,纵有一二穗人置喙,亦少有片言可话及当年动画粤语内容,此为昔日之因也。然,香港虽是全球华语区最早引进该片者,而论述曩时动画情节之人,亦百无一二。
为何香港迄今怀念《变形金刚》者甚少?请注意:我说的并非“有”或“无”,而是“多”与“少”。因为它不过与其他动画片一样,已成过眼云烟,湮没在其他早已逝去的优秀动画的片海之中。自1970年代至今,电视台在一直源源不断地引进、翻译、播出了各种日中欧美动画,其幅员之广、时间之长、买入之新、译制之速均令人赞叹。多年以来,动画工作者的默默耕耘,亦为电视台赢得不少口碑,更带给了沿海观众的无数童年回忆。要领略这千般万种对曩昔所缅怀的汇总,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我们从不看春晚,我们不看《黑猫警长》,我们不看《葫芦娃》”即可。要概观电视台多年来在动画方面的辉煌积累,可见ac的《香港電視臺所播放動畫》(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445590.html)。
(注:actoys的这贴摘自《豆瓣》(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60076/),
豆瓣的这贴承认自己在抄袭《RXBlackさん 動畫特攝資料》(http://suganet.org/~rxblack/index.php),
RXBlack兄鸣谢了《香港動畫資訊網》(http://hkaiw.nets.hk/database/index.htm),
而快訊網主Gary Chow兄自己在 http://hkaiw.nets.hk/database/tvb_jade.htm 上赫然写着
“變形金剛(第1輯):首播由1987年7月7日至8月29日,重播於1986年12月29日至??,重播由1987年5月3日至7月5日”。
显然“首播由1987年……”乃“首播由1986年……”的笔误。)
在这铺天盖地般的动画片集中,《变形金刚》不过是其内平淡无奇的一员。无数的小观众既有其他数量更多、内容更新奇、画风更飘逸的动画可供选择,在此情况下,当年的观众于今能记得“曾有此片”已算赏脸,遑论津津乐道矣。至于画影留声、摄录存带一说,更属奢求了。
----------------------------
2.当年曾录下音像:
即令如vcrBase兄那般将所有回忆统统打包存档者,亦不过为冰山一角、偶尔落入彀中而已。要让心仪的动画片惊鸿留影、雁过余声,则非得藉西番手段,出动录音机录像机不可。倘用录音机对着电视机的喇叭录音,则现场的噪音且拌有反啸,狠是讲究技巧,不若录像机直接天线之妙。但提及录像机,当年是1980年代,广州的录像机尚未普及,香港倒是颇多。而香港小观众的选择太多,每年有50~100齣动画片可以看,明显没理由贪旧弃新、单单录下这一齣老片(时至今日,香港“老餅論壇”亦衹是将G1列为一个不起眼的分目,也算是前文“香港迄今怀念《变形金刚》者甚少”的证据之一)。
另外有重要的一点,无论穗港两地的小观众,都尚未自立,无权调动家中录音机录像机、无权永久占用家中录音带录像带。
2.1:录音机乃英语听力所须,小学生本应埋首课文之内,偶窥电视已是家长开禁,再用来录动画片,简直是玩物丧志,要打屁股的。
2.2:录像机更是贵重家电,焉能让小观众染指?
2.3:60分钟的录音带、120分钟的录像带,录20分钟/集的动画片,须数十盒之多,但小学生无财力添置这许多盒带,家居寸金尺土更无余裕可放置它们;
2.4:纵使录後,录音带让家姊洗了翻录谭咏麟,录像带让爸爸洗了夜录世界杯,也是应有之事。
因此,那怕为有心人所收录,亦是隻鳞片爪、残缺不全。
----------------------------
3.录音录像带的保存
音带像带会发霉,想长久保存则需要恒定适宜的湿度温度,就如书画一般。所以美国好莱坞就要启用专门的地库、良好的通风设备、超劲的抽湿环境来保存他自己的珍贵电影胶卷。胶卷品质确是惊人,曾有人言“135的胶卷(36毫米x24毫米)相当于9亿3千万像素的画质”,数年前连迪士尼的始祖影带亦可手工修复。磁带虽无该画质,而保存条件一样苛刻。各大博物馆当然亦不惜巨资重金维护磁带设备,与好莱坞相较亦不遑多让;但我辈偏偏却无财无力,图省事者衹好一任它发霉。从另一角度而言,亦算下文“有心无心之别”的一个佐证。
音带像带上是磁粉,磁粉则全凭粘合剂才粘敷在塑胶带上,年深日久之後,就会自行脱落,过程跟磁盘商鼓吹“硬盘几年不格式化一趟,磁道就会慢慢削弱”一样道理,但效果更加显著。几十年的磁带肯定听不出来了,几十年的旧唱片倒狠有机会(所以唱片的价格比磁带贵许多)。几十年的光碟……算了吧,我公司里头的刻录备份光盘,才几年(已经是竖放,绝对不是平放)就开始形变,读不出来了;而且几十年後,能读我那光碟的光驱都停产n代了。
例如applepie兄在 http://www.hk-tf.com/discuz/upload/viewthread.php?tid=8454 中就道“餅帶可以擺咁耐都無發霉?”
而unfuck兄 在 http://club.tfclub.com/archiver/?tid-17146.html 中道“打开一看带已经发晒霉”、
devilray兄在 http://club.tfclub.com/archiver/?tid-8807.html&page=2 中道“话说我当年的十几盘录像带都发霉而阵亡了”。
能否保存心头好,是一门学问。如果心头好是她,就升级为一种缘分。如何保存、如何呵护、如何坚守,就看自己有没有心,是否全力以赴、戮力而为。穷人亦可藏书画,保存得并不比富户逊色。ac上更有无数收藏misb者,连氦气都用上了,至于能否收藏磁带,就衹是个人喜好问题。当然保存者也可以淡然处之,作出“大不了就换新的”的决定。为了保存几盒磁带,到底最多会付出几多代价,就得看《变形金刚》在收藏者心中的地位如何了。
----------------------------
4.当年之心今日未变
纵是录下、收好,又能如何呢?昔年万中无一的有心人士,今日可犹在喜欢粤语G1吗?
翻过来说,30年前的粤语G1,可有任何发人深省的片段、任何精辟机警之语,值得观众抛弃其它影视作品,守候它30年吗?本文不期望观众的回答,衹是设此一问,挑起阁下的沉思而已。
内外对照一下:
tf: 国外在播放bw\bm时的争议,本土在收看bw\bm时的一致公认神作;
G1: 国外如dw、idw的新编剧情,本土在原创方面的空白;
粤语:各大配音组论坛对新人的评论如火如荼,对旧作的隻字不提;
在不争议上述事实孰优孰劣的前提下,看得出根本没有人再探究粤语G1tf了。
任何一齣作品,想要有长久的生命,就靠它自己的内涵,看能否触动观众的心灵,能否引起大众(哪怕是小众)对它的注意,它自己的内在张力有无资格在多年後仍然历久常新、不为时间所局限。然而这一切,就全仰仗它的观众(其中一小部分是知音)的维护扶持了。
但事实上,在1990年代始,粤语区的G1tf,就经已亡了。无人垂注、无人再谈论它的剧情、无人留意它里面的演员技巧、无人关心它的情节内涵底蕴……总而言之:无人问津。随便哪一齣肥皂剧过来,都能轻易取代它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那么很明显,尽管它是一齣佳作,但它在粤语区经已亡了。
问:唐诗佳否?答:佳。问:唐诗已亡否?答:已亡千年了。问:为何偏偏佳者早亡呢?答:佳者无人续,众人袖手观,焉能不亡。问:袖手者必冷眼,被冷眼视者定非热门;非热门者必亡否?答:这就要看他自己有无生命力、与人间是否有缘了。问:何谓‘有生命力’?答:如治史,再冷门亦有人研究,藉之以明兴衰得失;如畴算,再苦也有人皓首算法,盼能造福苍生。问:何谓有缘?答:我怎么知道?!
本文并非意图将粤语G1与唐诗相提并论,衹想说明:任何一种艺术,一旦没有人去探讨它、一旦没有人肯为了它而付出、一旦整个社会都对它消逝而袖手旁观,则这种艺术在该社会中经已走到尽头了;不论它是唐诗、是G1、是粤语自己、还是整个中华文化本身,都殊无差异。倘若整个社会都对这种文化的息微而不蔑一顾,即是世人用行动证明了当世根本毋需这种文化,所以没有人会浪费心血去为之奉献,亦没有人会稍尽绵力去维护保存。此乃必然之事,衹叹无缘。
观众若是有心,电视台多番重播(参阅本文卷首的广州台重播时间,可以看出衹追求收视率的电视台居然将一齣无人挂齿的动画片重播了几趟,此举不但是对得住G1粤语老观众,而且是对得仁至义尽、绰绰有余),已堪錄下。观众“不錄”之举正说明了该片非但不能触动大众、甚至连小众的心也羁不住。
存户若是有心,柜底残存当年发霉录音带,亦可翻出来。存户“懒翻”之事亦阐明了该片衹堪当年一阅,好似火车站里贩卖的供旅客车内消闲的袖珍小说、犹如晚上地摊所堆积如山的杂志堆,衹堪一读,再则渎眼矣。更进一步说得俗一点儿,(存户:)把这破玩意儿共享上来,又或者(观众:)俺为了下载这么旧的老饼而专门进一趟网站,还真对不起俺这两块钱上网费……
本文并不臧否錄与不錄、翻与不翻的对错,衹探讨一下“有心”有到什么阶段。因为:
4.1:当年购买录音、录像带需要成本;
4.2:在录後把带子转录其他资源是更合理的选择,看看前文《香港電視臺所播放動畫》就知道了;
4.3:多年的录音带保存需要更多心血,毕竟同样的心思用在保存集邮本、剪报上面更有意义,还要考虑搬家的遗失、换抽屉的扬弃;
4.4:将录音带拿去电脑城(他们连发霉的录音带也有方法处理,毕竟是专业人氏、专业器械,但当然要加收)转录成mp3,价格起码¥20/小时,几十集动画片耗资不菲。
综合以上几点,就可知vcrBase兄保存、分享第一集粤语G1,是何等不易。各位不妨扪心自问,这区区数十集粤语动画片,民间值得费时劳力去收藏否?所以回到这一段的小标题来说,当年之心今日犹未变者,定必是真真正正喜欢它的有心人(或是“憨居佬”,待考 :),才会大费周章地去珍惜它。
----------------------------
扬言“渴求当日G1粤语版”的衮衮诸公,究竟渴求至许?恐怕亦不过“渴求今日上午别下雨”的程度罢了。
问一句各位G1观众,您真的喜欢它吗?是像豢养名犬般喜欢,还是像往《维基百科》上维护贡献一个词目般喜欢,或是像第谷殚精竭力制立《第谷星表》般喜欢呢?
试改杜樊川的名句云:灭六国者,六国也。弃粤语观众者,粤语观众也。粤语金刚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而不鉴,则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且待有缘。
----------------------------
为何网上没有人共享当年电视台G1粤语《变形金刚》版本?
开宗明义,先列举昔日电视台的G1粤语tf播放时间:
1986年 7月 7日~ 8月29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首播)
1986年 9月16日~ 10月 9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首播)
1986年12月29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7年 5月 3日~ 7月 5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7年 5月 3日~ 11月15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7年12月26日~1988年 3月 5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8年 5月 3日~ 6月 1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88年 6月 1日~1989年 4月 1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之2010(首播)
1988年 7月 4日~ 9月 2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88年 9月11日~1989年 5月14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首播)
1989年 5月21日~1990年 3月 4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隐者战士
1990年 3月11日~ 4月29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世纪之战
1990年 7月15日~1991年 4月 7日 翡翠台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1991年 4月29日~ 7月30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1年 7月31日~ 9月11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92年 8月16日~1993年 4月11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重播)
1993年 1月14日~ 4月16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3年 4月19日~ 6月 9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之2010(重播)
1994年 5月 2日~ 6月23日 广州台 变形金刚(重播)
1994年 7月23日~ 10月23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再战江湖
1994年11月13日~1995年 6月17日 本港台 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重播)
1995年 7月 8日~ 10月21日 本港台 新变形金刚(首播)
1996年 6月20日~ 6月28日 本港台 新变形金刚(重播)
以上仅限于电视台G1粤语tf,并不包含其他动画片系列(例如
1992年11月16日~1993年 2月 3日的岭南台国语《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
1993年10月 8日~ 12月29日的珠江台国语《变形金刚之头领战士》、
1994年10月 ~1995年 1月 的广州台国语《变形金刚之隐者战士》、
1996年 2月 7日~ 3月27日的珠江台国语《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1997年 5月 9日~ 7月11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一季《bw》(首播)、
1997年12月13日~1998年11月15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一季《bw》(重播)、
1998年11月28日~1999年 2月20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二季《bw》(首播)、
1999年 8月12日~ 8月31日的翡翠台粤语第二季《bw》(重播)、
2004年 7月的千鹤公司粤语《matrix for ever》……)
电视台已是决不会再重播G1粤语《变形金刚》动画片了。
xterry兄曾断言“1980年代的粵語版已流失”(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579157.html)、
“98集其实不是损毁...听说是销毁”(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578634.html)。
因而怀恋该片者,衹能寄望于有人当年录下、如今取片共享了。
此举倚赖四事:1.当年的有心人;2.当年曾录下音像;3.录音录像带的保存;4.当年之心今日未变。
----------------------------
1.当年的有心人:
今日怀恋粤语版本者,必是当年穗港两地的小观众。但在千百观众之中:跟风者有之,对该片过目即忘;饕餮者有之,迄今炒卖玩具;遗忘者有之,该片遂寂然无闻。试观国外对G1变形金刚的浩如烟海般的小说、同人画作、回忆、评论、自创人物……在华语区就仅余玩具、照片、吆喝,便知华夷对G1的态度之别:外人事之曰道、国人视之为器。于斯时也,所谓有心,从何说起?
广州地处内陆,当处观阅该片时已不幸未窥全豹,连Menasor、Superion、Bruticus、Unicron都不明晓其来龙去脉,即令有心,亦不知可缅怀哪位不知名人士,衹是模糊记得Optimus与Megatron。既然衹看得半阕,当然其事迹亦无从忆起。纵观内地华南tf论坛,纵有一二穗人置喙,亦少有片言可话及当年动画粤语内容,此为昔日之因也。然,香港虽是全球华语区最早引进该片者,而论述曩时动画情节之人,亦百无一二。
为何香港迄今怀念《变形金刚》者甚少?请注意:我说的并非“有”或“无”,而是“多”与“少”。因为它不过与其他动画片一样,已成过眼云烟,湮没在其他早已逝去的优秀动画的片海之中。自1970年代至今,电视台在一直源源不断地引进、翻译、播出了各种日中欧美动画,其幅员之广、时间之长、买入之新、译制之速均令人赞叹。多年以来,动画工作者的默默耕耘,亦为电视台赢得不少口碑,更带给了沿海观众的无数童年回忆。要领略这千般万种对曩昔所缅怀的汇总,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我们从不看春晚,我们不看《黑猫警长》,我们不看《葫芦娃》”即可。要概观电视台多年来在动画方面的辉煌积累,可见ac的《香港電視臺所播放動畫》(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445590.html)。
(注:actoys的这贴摘自《豆瓣》(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60076/),
豆瓣的这贴承认自己在抄袭《RXBlackさん 動畫特攝資料》(http://suganet.org/~rxblack/index.php),
RXBlack兄鸣谢了《香港動畫資訊網》(http://hkaiw.nets.hk/database/index.htm),
而快訊網主Gary Chow兄自己在 http://hkaiw.nets.hk/database/tvb_jade.htm 上赫然写着
“變形金剛(第1輯):首播由1987年7月7日至8月29日,重播於1986年12月29日至??,重播由1987年5月3日至7月5日”。
显然“首播由1987年……”乃“首播由1986年……”的笔误。)
在这铺天盖地般的动画片集中,《变形金刚》不过是其内平淡无奇的一员。无数的小观众既有其他数量更多、内容更新奇、画风更飘逸的动画可供选择,在此情况下,当年的观众于今能记得“曾有此片”已算赏脸,遑论津津乐道矣。至于画影留声、摄录存带一说,更属奢求了。
----------------------------
2.当年曾录下音像:
即令如vcrBase兄那般将所有回忆统统打包存档者,亦不过为冰山一角、偶尔落入彀中而已。要让心仪的动画片惊鸿留影、雁过余声,则非得藉西番手段,出动录音机录像机不可。倘用录音机对着电视机的喇叭录音,则现场的噪音且拌有反啸,狠是讲究技巧,不若录像机直接天线之妙。但提及录像机,当年是1980年代,广州的录像机尚未普及,香港倒是颇多。而香港小观众的选择太多,每年有50~100齣动画片可以看,明显没理由贪旧弃新、单单录下这一齣老片(时至今日,香港“老餅論壇”亦衹是将G1列为一个不起眼的分目,也算是前文“香港迄今怀念《变形金刚》者甚少”的证据之一)。
另外有重要的一点,无论穗港两地的小观众,都尚未自立,无权调动家中录音机录像机、无权永久占用家中录音带录像带。
2.1:录音机乃英语听力所须,小学生本应埋首课文之内,偶窥电视已是家长开禁,再用来录动画片,简直是玩物丧志,要打屁股的。
2.2:录像机更是贵重家电,焉能让小观众染指?
2.3:60分钟的录音带、120分钟的录像带,录20分钟/集的动画片,须数十盒之多,但小学生无财力添置这许多盒带,家居寸金尺土更无余裕可放置它们;
2.4:纵使录後,录音带让家姊洗了翻录谭咏麟,录像带让爸爸洗了夜录世界杯,也是应有之事。
因此,那怕为有心人所收录,亦是隻鳞片爪、残缺不全。
----------------------------
3.录音录像带的保存
音带像带会发霉,想长久保存则需要恒定适宜的湿度温度,就如书画一般。所以美国好莱坞就要启用专门的地库、良好的通风设备、超劲的抽湿环境来保存他自己的珍贵电影胶卷。胶卷品质确是惊人,曾有人言“135的胶卷(36毫米x24毫米)相当于9亿3千万像素的画质”,数年前连迪士尼的始祖影带亦可手工修复。磁带虽无该画质,而保存条件一样苛刻。各大博物馆当然亦不惜巨资重金维护磁带设备,与好莱坞相较亦不遑多让;但我辈偏偏却无财无力,图省事者衹好一任它发霉。从另一角度而言,亦算下文“有心无心之别”的一个佐证。
音带像带上是磁粉,磁粉则全凭粘合剂才粘敷在塑胶带上,年深日久之後,就会自行脱落,过程跟磁盘商鼓吹“硬盘几年不格式化一趟,磁道就会慢慢削弱”一样道理,但效果更加显著。几十年的磁带肯定听不出来了,几十年的旧唱片倒狠有机会(所以唱片的价格比磁带贵许多)。几十年的光碟……算了吧,我公司里头的刻录备份光盘,才几年(已经是竖放,绝对不是平放)就开始形变,读不出来了;而且几十年後,能读我那光碟的光驱都停产n代了。
例如applepie兄在 http://www.hk-tf.com/discuz/upload/viewthread.php?tid=8454 中就道“餅帶可以擺咁耐都無發霉?”
而unfuck兄 在 http://club.tfclub.com/archiver/?tid-17146.html 中道“打开一看带已经发晒霉”、
devilray兄在 http://club.tfclub.com/archiver/?tid-8807.html&page=2 中道“话说我当年的十几盘录像带都发霉而阵亡了”。
能否保存心头好,是一门学问。如果心头好是她,就升级为一种缘分。如何保存、如何呵护、如何坚守,就看自己有没有心,是否全力以赴、戮力而为。穷人亦可藏书画,保存得并不比富户逊色。ac上更有无数收藏misb者,连氦气都用上了,至于能否收藏磁带,就衹是个人喜好问题。当然保存者也可以淡然处之,作出“大不了就换新的”的决定。为了保存几盒磁带,到底最多会付出几多代价,就得看《变形金刚》在收藏者心中的地位如何了。
----------------------------
4.当年之心今日未变
纵是录下、收好,又能如何呢?昔年万中无一的有心人士,今日可犹在喜欢粤语G1吗?
翻过来说,30年前的粤语G1,可有任何发人深省的片段、任何精辟机警之语,值得观众抛弃其它影视作品,守候它30年吗?本文不期望观众的回答,衹是设此一问,挑起阁下的沉思而已。
内外对照一下:
tf: 国外在播放bw\bm时的争议,本土在收看bw\bm时的一致公认神作;
G1: 国外如dw、idw的新编剧情,本土在原创方面的空白;
粤语:各大配音组论坛对新人的评论如火如荼,对旧作的隻字不提;
在不争议上述事实孰优孰劣的前提下,看得出根本没有人再探究粤语G1tf了。
任何一齣作品,想要有长久的生命,就靠它自己的内涵,看能否触动观众的心灵,能否引起大众(哪怕是小众)对它的注意,它自己的内在张力有无资格在多年後仍然历久常新、不为时间所局限。然而这一切,就全仰仗它的观众(其中一小部分是知音)的维护扶持了。
但事实上,在1990年代始,粤语区的G1tf,就经已亡了。无人垂注、无人再谈论它的剧情、无人留意它里面的演员技巧、无人关心它的情节内涵底蕴……总而言之:无人问津。随便哪一齣肥皂剧过来,都能轻易取代它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那么很明显,尽管它是一齣佳作,但它在粤语区经已亡了。
问:唐诗佳否?答:佳。问:唐诗已亡否?答:已亡千年了。问:为何偏偏佳者早亡呢?答:佳者无人续,众人袖手观,焉能不亡。问:袖手者必冷眼,被冷眼视者定非热门;非热门者必亡否?答:这就要看他自己有无生命力、与人间是否有缘了。问:何谓‘有生命力’?答:如治史,再冷门亦有人研究,藉之以明兴衰得失;如畴算,再苦也有人皓首算法,盼能造福苍生。问:何谓有缘?答:我怎么知道?!
本文并非意图将粤语G1与唐诗相提并论,衹想说明:任何一种艺术,一旦没有人去探讨它、一旦没有人肯为了它而付出、一旦整个社会都对它消逝而袖手旁观,则这种艺术在该社会中经已走到尽头了;不论它是唐诗、是G1、是粤语自己、还是整个中华文化本身,都殊无差异。倘若整个社会都对这种文化的息微而不蔑一顾,即是世人用行动证明了当世根本毋需这种文化,所以没有人会浪费心血去为之奉献,亦没有人会稍尽绵力去维护保存。此乃必然之事,衹叹无缘。
观众若是有心,电视台多番重播(参阅本文卷首的广州台重播时间,可以看出衹追求收视率的电视台居然将一齣无人挂齿的动画片重播了几趟,此举不但是对得住G1粤语老观众,而且是对得仁至义尽、绰绰有余),已堪錄下。观众“不錄”之举正说明了该片非但不能触动大众、甚至连小众的心也羁不住。
存户若是有心,柜底残存当年发霉录音带,亦可翻出来。存户“懒翻”之事亦阐明了该片衹堪当年一阅,好似火车站里贩卖的供旅客车内消闲的袖珍小说、犹如晚上地摊所堆积如山的杂志堆,衹堪一读,再则渎眼矣。更进一步说得俗一点儿,(存户:)把这破玩意儿共享上来,又或者(观众:)俺为了下载这么旧的老饼而专门进一趟网站,还真对不起俺这两块钱上网费……
本文并不臧否錄与不錄、翻与不翻的对错,衹探讨一下“有心”有到什么阶段。因为:
4.1:当年购买录音、录像带需要成本;
4.2:在录後把带子转录其他资源是更合理的选择,看看前文《香港電視臺所播放動畫》就知道了;
4.3:多年的录音带保存需要更多心血,毕竟同样的心思用在保存集邮本、剪报上面更有意义,还要考虑搬家的遗失、换抽屉的扬弃;
4.4:将录音带拿去电脑城(他们连发霉的录音带也有方法处理,毕竟是专业人氏、专业器械,但当然要加收)转录成mp3,价格起码¥20/小时,几十集动画片耗资不菲。
综合以上几点,就可知vcrBase兄保存、分享第一集粤语G1,是何等不易。各位不妨扪心自问,这区区数十集粤语动画片,民间值得费时劳力去收藏否?所以回到这一段的小标题来说,当年之心今日犹未变者,定必是真真正正喜欢它的有心人(或是“憨居佬”,待考 :),才会大费周章地去珍惜它。
----------------------------
扬言“渴求当日G1粤语版”的衮衮诸公,究竟渴求至许?恐怕亦不过“渴求今日上午别下雨”的程度罢了。
问一句各位G1观众,您真的喜欢它吗?是像豢养名犬般喜欢,还是像往《维基百科》上维护贡献一个词目般喜欢,或是像第谷殚精竭力制立《第谷星表》般喜欢呢?
试改杜樊川的名句云:灭六国者,六国也。弃粤语观众者,粤语观众也。粤语金刚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而不鉴,则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且待有缘。
2014年3月2日
评论
发表评论